您的位置:首页 >精选资讯 >

春望和月夜的异同点有哪些(春望和月夜的异同)

导读 您好,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春望和月夜的异同点有哪些,春望和月夜的异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...

您好,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春望和月夜的异同点有哪些,春望和月夜的异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2、”开篇即写春望所见:国都沦陷,城池残破,虽然山河依旧,可是乱草遍地,林木苍苍。

3、一个“破”字,使人触目惊心,继而一个“深”字,令人满目凄然。

4、诗人在此明为写景,实为抒感,寄情于物,托感于景,为全诗营造了气氛。

5、同时此联对仗工整,圆熟自然,诗意跌宕。

6、“国破”对“城春”,两意相反,对照强烈。

7、“国破”之下继以“山河在”,意思相反,出人意表;“城春”原当为明媚之景,而后缀以“草木深”则叙荒芜之状,先后相悖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8、”这两句通常解释为,花鸟本为娱人之物,但因感时恨别,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。

9、另一种解释为,以花鸟拟人,感时伤别,花也溅泪,鸟亦惊心。

10、两说虽则有别,其精神却能相通,一则触景生情,一则移情于物,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。

11、本联以“感时”一语承上,以“恨别”一语启下,章法分明。

12、 诗的这前四句,都统在“望”字中。

13、在景与情的变化中,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,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,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——思念亲人。

14、 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15、”自安史叛乱以来,“烽火苦教乡信断”,直到如今春深三月,战火仍连续不断。

16、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,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,家书不至,他如何放心得下?“抵万金”写出了家书的珍贵,写出了消息隔绝、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,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。

17、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,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,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
18、 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19、”烽火遍地,家信不通,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,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,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,搔首踌躇,顿觉稀疏短发,几不胜簪。

20、“白发”为愁所致,“搔”为想要解愁的动作,“更短”可见愁的程度。

21、这样,在国破家亡,离乱伤痛之外,又叹息衰老,则更增一层悲哀。

22、而他苍老得这么快,又因忧国、伤时、思家所致。

23、 纵观全诗,前四句写春城败象,饱含感叹;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,充溢离情。

24、全诗深沉蕴藉、真挚自然,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、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,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,历久不衰。

25、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(756)。

26、是年八月,杜甫携家逃难�州,自己投奔灵武 的肃宗行在,被叛军掳至长安。

27、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。

28、 ��望月怀思,自古皆然。

29、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,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,又 以儿女(因为年幼)“未解母亲忆长安”之意,衬出妻之“孤独”凄然,进而盼望聚 首相倚,双照团圆。

30、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。

31、词旨婉切,章法紧密,写离情 别绪,感人肺腑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